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商会简介 走进台州 走进宁波 政策法规 商会风貌 会员中心 会员服务 商会刊物 企业文化 学习园地
天气预报:
搜索
商会风貌
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特色美食
名人风采
全站搜索
 
历史文化  
台州创造依托独特的文化元素
一条彰显“草根”精神的创新之路
时间:2012-11-14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深厚而独特的台州文化
  台州位于浙江东南部,东临大海、三面环山,呈“C”形:东南濒临东海,拥有三门湾、台州湾和半个乐清湾,有大小岛屿570多个,深水和浅水港口近40个;西北括苍山和天台山,境内除温黄平原外,大多为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负山枕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台州“农耕海作”的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其地处沿海、饱受倭乱之苦的历史又强化了其“家国同构”的社会制度环境。正是这样的环境决定了台州特有的生产方式,特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台州独特的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台州相继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足以见证台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李一、周琦主编的《台州文化概论》一书中这样概括:“台州文化是以天台文化为主体,于隋、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并对日本、朝鲜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台州文化主要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三大部分组成。自东汉末至南朝为传播期,隋唐至宋为形成期,元明至清为融合期。”也有人将台州文化称为“以儒、释、道三者为主体、三者融为一炉的文化。”
  在台州学院教授叶哲明编著并于今年出版的《台州文化发展史》中,阐释了滨海台州源远流长、丰姿多彩、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台州人民凭借三面名山(天台、雁荡、括苍),一面濒海(东海)的独特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辛勤劳动,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开拓进取,孕育和开创出台州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章安海洋文化、天台佛学文化、儒学民俗文化、水山文化、南宗道学文化、古城文化、橘乡文化、生化文化和武学文化等八大文化,及由此凝结而成的台州精神。
  而对于台州文化基本精神的概括,“崇尚气节,兼容创新”之说曾受到不少有关研究人士的认可。

  崇尚气节、求是务实
  有学者认为,“崇尚气节”更多是受儒学的影响。台州儒学气节之士除了方孝儒等取义成仁的烈士之外,还包括不随流俗的隐士和为官清正的廉士。古代台州地处边陲,台州百姓面对倭寇一次次群起而攻之,拳拳爱国之心可歌可泣。“求是务实”则更多是受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该学派主要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所组成。其中,永嘉学派对台州的影响最大:治学强调务实,经世致用,认为“义理之学不必深究”,而只要能使人“就事上理会,较着实”即可,主张“崇利养义”、“以利兴义”、“融义于利”,反对“崇本抑末”。由此,务实的创业精神、浓郁的商业意识也早已消融于以“气节为本”的台州的血液中,构成了“台州式的硬气”,并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兑现为实实在在的辉煌。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台州人自力更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原始积累:因地制宜,发展水产、水果及其加工业;摆脱土地束缚,从事手工业服务、餐饮业服务,经营小商品买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收旧利废,并逐步建立起数十个废旧市场,台州的众多民营企业在此起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务实、实干的台州人在“零资源”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制造王国”: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现代货轮、模具、家具、炊具、节日灯、工艺品、眼镜、玩具,以及日常家用塑料制品……几乎无所不造,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同时,务实的台州人也创造出了中国民营经济区域崛起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和而不同”、兼容创新
  历史上,北方人口几度大规模南迁到台州,尤其是三国、东晋以及南宋时期,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也为台州人的包容精神提供了历史的依据。台州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从唐代开始又素有海外贸易的传统,这为台州营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许多不同的学说、观点、生活方式等都在这里得以生存,即“和而不同”,并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影响,创造出台州独特的文化:儒、释、道三足鼎立,并相对应地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台州儒学、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和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
  一些研究人士分析,台州儒学内部是程朱理学、事功学和心学并存。天台宗一改佛教中佛性至善的传统说法,认为“性具善恶”,针对当时“南义北禅”分裂的局面,并举两者,提出“定慧双修”和“止观并重”的修行原则,另外还融合儒道文化,成为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南宗道教的“知行合一”实践观也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南宗主张以道教文化来贯通儒、释两教,实现儒、释、道三教合一。
  在古代台州文化的发展中,儒、释、道相互渗透和影响。台州文化“有容乃大”并不断寻求创新,展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以此来看,台州有文化的创新,也有创新的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台州经济的起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台州人,积极寻找腾飞之路,兼容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首创了股份合作制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是台州人的创新精神在经济领域的典型体现,也成为台州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的有效载体。  

  台州精神百家争鸣
  台州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大家都说是山海文化,是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近年来,有台州学者据此提炼概括出12字台州精神,即“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善创造”是台州人文精神的核心;“敢冒险”是“善创造”的基础;“有硬气”为“善创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不张扬”为“善创造”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0月19日,台州学院开展了一场关于“台州精神”研讨会。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台州精神要展现各行各业风貌
  不可否认,经济,是台州自我介绍的一张最具价值的名片。台州“全民经商”的观念、台州“敢为人先”的做法、台州“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改革开放27年来,台州2004年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100余倍,经济实力也由全省倒数第二跃升至全省第四五位,而越来越多的台州制造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种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台州现象”。          “台州现象”的出现仿佛是一夜之间,但实际上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台州人很善于做生意,在南宋时台州就开埠设市,而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吴越时新罗国商人聚居新罗坊(黄岩)时的商业活动。
  诚然,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创业创新,托起“台州现象”的正是台州精神。台州学院有教授认为,台州精神贯穿了台州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据统计,台州诞生的世界和中国之最有近20项,至于打着台州烙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近500项,这些也都极好地阐述了台州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可见,台州精神最好要展现台州各行各业的风貌。

  要升华“台州式的硬气”的内涵
  台州人的硬气是出了名的,鲁迅先生将此称之为“台州式的硬气”。硬气成了台州人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台州精神最主要的方面。
  渗透在台州人骨子里的“台州式的硬气”何来?从地理角度来讲,台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远离政治中心,僻居海隅,古称瓯越,原是“蛮荒之地”、“流放之所”。台州人乃“山谷之民,石气所钟”,故形成了“民性强悍,人不畏死”之硬气;而从历史渊源上看,东晋“永嘉南渡”与宋代“靖康南渡”,不少移民聚居台州,中原文化与齐鲁文化与台州本土硬气相融合,孕育了粗犷豪气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
  台州式硬气有刚、闯、勇、冒、犟、钻、猛等不同外化形态。在方孝儒身上,就是一种宁死不屈的文人气节;在方国珍身上,就是一种揭竿而起的大无畏;而在现代台州人身上,则是“争做敢吃螃蟹第一人”的气魄。没有资源,台州人可以“无中生有”,没有技术,台州人可以“借脑”发展。只要国家政策不禁止,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台州人都敢进去发展,并频频取胜。
  台州人得意于“有硬气”的评价,但有学者认为,这个“敢冒险,有硬气”虽然很形象地说明了台州人的性格本质,可是也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台州人就像“绿壳”一样鲁莽与冲动。因此,在“有硬气”和“敢冒险”上,要扬弃和升华,吐故和纳新,更要与时俱进。  

  台州精神需要“和合文化”来丰富
  台州具备了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但硬气有余,而和气不足。张鸿铭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就增加了“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和气”,台州学者也颇为推崇利用“和合文化”来丰富台州人文精神。如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高飞提出来的新的16字台州精神中就提到了“和合开放”。
  “和合文化”来源于天台“和合二仙”的传说,它的产生对文艺、民俗、建筑都有深刻的影响。“和合”的“合”就是合心、合力、合作,“和”就是和睦、和谐、祥和。
  台州“和合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务实而兼融,和合而创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际与社会关系和谐,注重自我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与正在弘扬的“和谐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如果说,有硬气,敢冒险是直接推动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方式,那么“和合”则是注重心灵超脱、精神超越的内在力量,它为台州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文化保障和精神支撑。
  台州人都具有很强烈的“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意识,稍有成就,就要“自搞自”、“不合作”。所以台州企业多,但低、小、散,这是台州企业难以走向更高境界的一个文化原因。老话说:和气生财,时代需要硬气,也需要和气与合作,这样才能做到软硬兼施,刚柔并济。  

  台州精神应含有海洋文化元素
  台州海洋文化孕育了台州百姓包容大气的秉性,而台州百姓身上也带着海洋文化烙下的进取开拓的乡土印记。
  海洋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其中,海塘是海洋文化之根,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椒江区气象局副局长牟重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州海岸线绵长,海塘众多,她以平直向海推移而连续记录了500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展示了我国海塘工程中十分罕见的历史地理景观。透过台州历代海塘工程,我们可以体会到先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科学知识,以及对海洋水文、气象变化、水利工程、土壤改造等的掌握与运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百姓顽强坚韧和开拓海疆的精神。
  台州沿海为台风灾害频发地区,历史上记载,19世纪,台州受到30次大台风影响,最严重的一次,海塘全线被毁。尽管历史上海塘屡遭洪潮荡涤,然民众齐心合力,屡毁屡建,世代延续而生生不息。他们为了改造环境,筑塘御潮,引河蓄淡,终于把斥卤之地变成了沿海繁华之区。
  海塘不仅见证了台州百姓的坚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椒江的历代海塘遗迹,是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人文历史遗产”,传统海洋文化的经典作品之一。
  目前,海洋文化研究热正在台州兴起,椒江成立了专门的海洋文化研究会,对海洋文化进行研究。一些学者提出,要构筑台州海洋文化长廊,发掘台州海洋深厚的文化,打造台州独特的海洋风景线。

友情链接
主办:宁波市台州商会  Taizho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Ningbo 浙ICP备12037056号-1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汇海路26号环领未来大楼406室 电话:0574-83865278 传真:0574-87742090 E-mail:2641709503@qq.com.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